「知識型社會」之不解大惑

很多學者均指出廿一世紀的社會是「知識型社會」。我在網上搜尋「知識型社會」時得見一篇文章,其中開首如此說:

知識經濟時代已經悄悄地來臨了,在這樣的世代裡,國家及個人不再以富裕或貧窮分類,而係以「智慧」及「愚昧」加以區別。這種因知識而產生的「階級衝突」,只有靠教育才能紓解,教育不僅是投資,更是建立公平正義社會及提昇國家競爭力之原動力。(出自《迎接全民教育的知識型社會》

雖然該文主旨為推動台灣全民教育,然而起首這幾句卻談到其主要原因。不過,這幾句背後卻突顯了亞洲社會的普遍價值觀:把人分門別類。而更令人不解的是,文章第一句已談到「知識經濟」,之後又說不以財富分類而用知識/智慧(實際上「知識」與「智慧」本義不同)。諷刺的是這裡暗示了有知識/智慧是因為知識「經濟」,講到底,都是為了錢。

然後我在網上搜尋到一間學校的中三級歷史與文化科的教材,其中又提到知識經濟/社會的九個主要特點:
  1. 創造財富的核心知識,不是資金、土地、資源、勞力;知識的表現為智能、信息和研究發明。
  2. 以技術創新提高產品的效益,知識在產品中的比例愈來愈高。
  3. 產品趨向知識密集型、輕巧化、非物質化(少用原料)及智能化。
  4. 國民經濟結構側重第三產業。
  5. 出現知識工作者及「知本」家,依靠頭腦及創意創富。
  6. 社會需要大量高智能人才。
  7. 資訊科技普及成為日常生活一部份。
  8. 全球經濟及市場一體化。
  9. 終身學習,提高智慧資本。
然而,當這個世界的發展之大趨勢都走向這個所謂「知識型社會」時,我又不禁問:怎麼來來去去都是經濟都是錢?當全世界都一起走向「知識型社會」,農業社會是沒有存在價值了嗎?像農作物、食物一類的低增值出產又可以「智能」起來嗎?

是我想得很狹窄,還是它的本質就是去掙錢?很不解。

這種「知識經濟」本身不是一個健康的經濟結構。香港的經濟結構一向傾側到第二及第三產業(製造及服務業),幾乎所有香港所需的第一產業產品都要從外地輸入,而偏偏第一產業對人類維持生命才是無比重要的(錢只能買食物而其本身不是食物)。故此,無論這種「知識社會」可以掙多少經濟增長,也根本地需要依賴外地,從來就不是一種健全的發展。

人類的確可以運用知識及智慧發展經濟,但要維持健全的經濟,也根本不必把整個社會推向知識型。香港既是如此不健全,她與內地的關係因第一產業的緣故亦變得密不可分。那麼知識型經濟/社會就有甚麼值得我們盲目鼓吹?

其實我真的很不解大惑。

沒有留言: